新兴县中山公园的来历故事

现在的中山公园,早在两千多年前是允水(新兴江古称)的冲积地的一个小山冈。一到西汉的汉武帝灭了南越国时,开始在南越大地更频密地设置行政中心,公元前111年在本地设立临允县,县衙门就在现在的中山公园的位置.四周以筠竹作墙,自此新城称为"筠城",这里成为新兴二千多年来的州治、路总、县治等等行政中心.到清代的新兴县衙有前三大堂、后是知县的寓所。


新兴县中山公园

原来的清代新兴旧城墙历代不断扩建,到清代乾隆年间它的位置就形成了从现在的东门中行至城东超市到县府前的(妈)井,通往新城镇政府再折回到中行这一个环城,清代的新兴城墙周长661丈,高1。8丈,厚1。7丈,新兴古城墙共有五门,包括东南西北门和在现在解放路口的文明门,各城门都有翁城。(最可惜就是到现在还未发现有新兴古城墙的照片)                到民国中段,中国开始渐渐实行西方的现代化,由于当时是陈济堂管广东,他在1929年的时候就拆除了广州城的城墙,当时新兴也出现了汽车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旧时的城门窄小通行不便,在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当时由洞口三挺村的梁翰昭出任新兴副县长,他为了新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于是就主持了拆新兴城的事务。将原来的城墙开辟成为环城路,城砖用了扩建城南外的金台寺作为政府办公的新兴县公署和在城北井料岗新建县立中学(现在一中),(相传还有部分城砖他运回了三挺建自己的书房)。当年拆城是历史来新兴县城最大的一次扩建,还将原来开泰街至水街修直扩宽。将旧时又窄又曲的卖鸡巷改为秀翘路(梁翰昭字秀翘)后叫模范街。                                    

原来的旧县衙就改为提供公众休闲的场所——中山公园。现在中山公园的牌坊就是1931年间的建筑,原来的题字相传是曾任广东省长天堂的李耀汉所写。而入园靠西面的两个凉亭分别是李耀汉和国民党军长叶肇所捐建。正中的八角攒尖顶音乐亭是当时新兴的华侨首富簕竹张珠所捐款建造.你不觉这亭子的风格同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是十分相似吗,因为它们是同时代的建筑物。知道了新兴的历史,以后请你再到中山公园的时候就要好好爱护历史文物了。


上一条六祖民间故事
下一条新兴吃新习俗
[ 返回 ]